展会信息

碳中和未来:十大绿色建材分享

发表日期:2024-01-02 04:28:41   作者来源:卓欣源   浏览:   标签:    

面对日益严重的全性环境问题,可持续发展已成为我们生活的重要方面。在建筑领域中,传统建筑材料包括水泥、混凝土、玻璃和钢筋等,而这些材料存在高耗能、高污染的问题。因此,推广绿色建材产品对于实现环境可持续以及“碳中和、碳达峰”等目标至关重要。

绿色建筑材料通常被称为可持续或生态友好材料,是指在全生命周期内,资源能源消耗少,生态环境影响小,具有“节能、减排、低碳、安全、便利和可循环”特征的高品质建材产品。

绿色建筑材料有许多优点。通过减少物化阶段(Materialization phase,包括建材与施工过程等)的浪费、能源使用和资源消耗,减轻对环境的影响。它们还能提高建筑物的能源效率和室内环境质量,从而长期节约成本并带来健康优势。

接下来让我们深入了解十类绿色建筑材料:


01

木材


碳中和未来:十大绿色建材分享(图1)

木材是目前全球实际使用的体量最大的生物基建筑材料。因此,木结构建筑毫无疑问地满足绿色低碳可持续的要求。我国木结构历史源远流长,在对生活质量追求不断提升的今日,木结构是我国建筑业发展和努力的方向之一。

木建筑结构若需进一步在我国蓬勃发展,其中工程木产品可以合理利用现有国内林业资源,代替进口工程木材。其中,单板层积材(Laminated Veneer Lumber,简称LVL)是由厚单板沿顺纹方向层积组坯、热压胶合再锯割而成的材料。LVL具有规格灵活多变、强度均匀、经济性较高、加工性能优良、抗振减振性强、便于防腐处理及生产和应用可以实现标准化、系列化的优点。根据用途可分为结构用和非结构用两类。以下介绍三种LVL:

碳中和未来:十大绿色建材分享(图2)

02

竹材


碳中和未来:十大绿色建材分享(图1)

竹子是森林重要资源之一,具有特殊的经济、生态和社会价值。竹材不仅从视觉到触觉带给人温暖、柔和、亲近的感官体验,也是使用范围非常广泛的低碳建筑材料。从可持续角度来看,毛竹是一种可快速再生的天然材料,生长速度最快一天可达到一米,竹筒4-5年即可成熟,具有与硬木相似的硬度、强度和尺寸稳定性(硬木通常需要50年以上才能成熟)。

在2023年11月初,我国开始了“以竹代塑”的行动,持续三年。“以竹代塑” 是由中国和国际竹藤组织于2022年共同发起一项面向全球的环保倡议及行动计划,呼吁提高绿色竹产品的使用比例,减少塑料污染。我国竹资源丰富,产业发展潜力巨大。有竹子837种、面积756万公顷,年产竹材1.5亿吨,涉及20个省份,其中福建、江西、湖南、浙江、四川、广东、广西、安徽等8省区竹资源面积合计约占全国总量的90%。现有竹加工企业1万多家,竹产业产值从2010年的820亿元增至2022年的4153亿元,年均增长30%以上。按照竹产业发展规划,到2035年中国竹产业总产值将超过1万亿元。

将竹材使用于建筑中成为了新的趋势。从建筑材料角度出发,竹子具有出众的抗拉性能,同时,由于主竹子是空心的,所以重量较轻,但其结构强度非常高,具有比钢更高的强重比。

碳中和未来:十大绿色建材分享(图4)


03

秸秆包


碳中和未来:十大绿色建材分享(图5)

虽然没有多少人会想到使用它,但秸秆包是另一种绿色建筑材料,可用于各种建筑。该材料具有良好的绝缘性能,可以作为隔音材料。还可用于墙壁、阁楼和天花板,是在夏季保持房屋凉爽的绝佳选择。秸秆包容易重新种植,对环境的影响最小。但是,使用这种材料有一个主要的缺点,它很容易着火,所以在使用它时需要格外小心。

碳中和未来:十大绿色建材分享(图6)


04

再生塑料


碳中和未来:十大绿色建材分享(图5)

再生塑料是指通过将废塑料回收、清洗、分拣等预处理后,经熔融造粒、改性等物理或化学的方法重新制成塑料原料,应用到纺织、食品饮料包装、家居建材等领域,是塑料可持续发展的方式之一。再生塑料建材通常用于室内和室外的装饰、隔断、地板、墙板、屋顶和其他建筑构件。这种做法能够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并为塑料废物提供新的用途,而不是挤满垃圾填埋场并造成塑料污染。

回收塑料和原生塑料的混合物还用于制造聚合物木材,用于制造栅栏、野餐桌和其他结构,同时保护树木。两升瓶子中的塑料可以纺成纤维来生产地毯。再利用塑料还可以用于生产电缆管、屋顶、地板、PVC检修孔、PVC窗户等产品。

碳中和未来:十大绿色建材分享(图8)


05

再生木


碳中和未来:十大绿色建材分享(图1)

再生木为用木纤维同塑料混合加温融合注塑而成的材料。生产过程中没有使用含有苯、甲醛、氰等有害物质材料,免除了装修污染,无需维修与养护、无污染、无公害,并且具有吸音节能的特点。

再生木系列产品既有天然木材的自然纹理,又有比天然木材更加突出的优越性,有着防水防霉、防变形、防虫、抗酸碱性强、抗老化性强等特殊性能。不仅可以运用于室内,也可以运用于室外户外园林。能加工成吸音板、木质天花吊顶、门框、地板、各种装饰线条;窗帘、百叶窗、篱笆、楼梯扶手、各种规格板材、以及家庭日常生活用品等数百个品种。

碳中和未来:十大绿色建材分享(图10)


06

再生钢


碳中和未来:十大绿色建材分享(图1)

铝和钢制成的采矿、加热和成型产品需要大量能源,但有效地将它们再利用或回收到新产品中可以降低能源并使材料更具可持续性。钢材是100%可回收的,大大减少了新建筑对生态的影响。钢材可用于木框架结构,从而提高结构对地震和大风的耐久性。一座2000平方英尺的房子需要大约50棵树来建造,但由回收钢制成的框架只需要相当于六辆报废汽车的钢材。此外,再生钢不会燃烧,因此它非常适合屋顶、建筑外墙和结构支撑。当然,再生钢还具有防水和防虫害的特点。

碳中和未来:十大绿色建材分享(图12)


07

再生混凝土


碳中和未来:十大绿色建材分享(图1)

在传统的混凝土制备过程中,大量的天然资源被消耗,同时产生大量的废弃物。再生混凝土是一种可持续发展的建筑材料,它通过利用废弃混凝土和其他回收材料进行再生而制成。再生混凝土制备步骤包括废弃混凝土回收、添加再生骨料、调整配比和混合浇注。废弃混凝土经处理后成为再生骨料,与新材料按要求配比。混合后的混凝土通过泵或传送带等方式浇注施工。

再生混凝土具有许多优点。它可以减少对天然资源的需求,降低建筑行业对环境的影响。其次,再生混凝土通常具有与传统混凝土相当的强度和耐久性,因此可以在各种建筑项目中使用。由于回收材料成本较低,再生混凝土的制备也具有经济效益,建设价格基本可以维持不超过传统混凝土建筑结构。

碳中和未来:十大绿色建材分享(图14)


08

木混凝土


碳中和未来:十大绿色建材分享(图1)

木混凝土是一种由水泥、木屑和其他添加剂混合而成的建筑材料,它结合了木材和混凝土的优点,具有轻质、保温、隔热、吸音等特点。木混凝土可以用于墙体、地板、屋顶等建筑结构中,其优点包括环保、可塑性强、施工方便、耐火性好等。在当前注重节能环保的建筑趋势下,木混凝土作为一种新型建筑材料备受关注,并在一些建筑项目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碳中和未来:十大绿色建材分享(图16)


09

植物基聚氨酯硬质泡沫


碳中和未来:十大绿色建材分享(图1)

硬质泡沫长期以来一直被用作建筑物的绝缘材料。植物基聚氨酯硬质泡沫是一种环境友好、高性能的新型建筑材料。它由植物油脂或植物纤维为主要原料制成,在传统聚氨酯硬质泡沫的基础上进行改良和替代。它不仅具有良好的保温、隔热和阻燃性能,还能够有效降低对化石燃料的依赖,减少环境污染。此外,它还具有耐热性,可以防止霉菌和害虫,并且可以完美地用作隔音材料。

碳中和未来:十大绿色建材分享(图18)


10

生物建材


碳中和未来:十大绿色建材分享(图1)

生物建材是利用生物质材料,如植物纤维、动物毛发等,经过特殊处理或加工制成的建筑材料,具有环保、可再生等特点。此处以羊毛和菌丝体为例介绍生物建材:

羊毛

绵羊毛是富含化学物质的绝缘材料的绝佳替代品。它和传统隔热材料一样能为建筑隔热,并且制造所需的能源更少。绵羊毛除了能够提高能源效率,还能为建筑隔音。它的降解速度不如稻草等其他绝缘材料快,但与棉花等一些天然绝缘体相比,绵羊毛更普遍,更容易收获并快速再生。然而,它不是最实惠的绝缘体。还必须对其进行处理以抵御昆虫并防止真菌生长。这种处理可能会使羊毛不那么环保,具体取决于所使用的化学品。

菌丝体

菌丝体建材是利用真菌菌丝体制成的可持续建筑材料。其制作过程包括将真菌孢子与废弃物混合形成培养基,真菌生长并固化形成坚固结构。这种建材利用废弃物和农业副产品,具有可持续性和生物降解性,不会对环境造成长期污染。同时,它轻质高强,具有良好的隔热隔音性能,可根据需要进行设计加工,适用于各种建筑形式和功能需求。菌丝体建材的出现为建筑行业提供了环保、可持续的选择,展现了创新的潜力。

 

碳中和未来:十大绿色建材分享(图20)



总结 >>>

随着我们步入一个可持续发展不再是一种选择而是一种责任的时代,绿色建筑材料为减轻我们的环境影响提供了一个实用而有效的解决方案。发展绿色建材是建材工业转型升级的主要方向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必然选择,是城乡建设绿色发展和美丽乡村建设的重要路径,是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碳达峰碳中和重大战略决策的具体举措。

推文来源于友绿网《零碳科技:2023十大绿色建材》

成都市卓欣源展览展示有限公司致力于打造“会展+“行业,是一家专业从事全国展览设计、制作和搭建的企业。

除设计搭建外,公司还提供现场兼职、礼仪、摄影摄像、物料制作及住宿预订等服务。

我们的服务宗旨是:为企业省心 省力 省时 省钱!

碳中和未来:十大绿色建材分享(图21)




如没特殊注明,文章均为原创,转载请注明来自http://www.cdzxyzl.com/news/136.html